
为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,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,8月30日,共青城市中学特邀叶波教授来校开展题为《“跨学科”与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》的专题讲座。本次活动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组织,全体教师积极参与,共同探索新时代育人方式转型路径。
叶波教授精彩论述:以跨学科之力,打破传统教学壁垒!他从多个维度深入阐释了如何重塑基础教育课堂生态,推动深层变革。
一、聚焦学校、学科与跨学科的关系
叶教授首先从“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”这一根本问题出发,引导教师们重新思考学校的本质与现代教育功能。
他强调,学校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,更是育人成人的重要阵地。学科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,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。而“跨学科”正是对学科教学的深化与补充,旨在通过学科间的融合与协同,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。
他特别引用教育部《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》中的表述指出:“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,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,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”,明确跨学科教学是落实“以学生为本”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。
二、深入解读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念与价值
叶教授系统阐述了“跨学科主题学习”的内涵。他指出,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对传统学科学习的否定,而是以某一学科为基础,围绕特定主题,整合多学科知识、方法和观念,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解决真实问题。
他提出三大理念:
以主题统整知识学习:打破学科壁垒,实现知识的结构化与融通;
知识联系生活: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经验、社会生活紧密结合;
学习通过行为表征: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实践、探究与表达。
叶教授强调,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实现课程由“设课”走向“深层治理”的关键举措,是推动核心素养落地、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路径。
三、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策略
在讲座第三部分,叶教授分享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具体设计方法。他指出,教师应首先明确“为何要跨”,进而通过“寻找大概念—设计大任务—确定主题—进阶安排—提供学习支架”等一系列步骤,系统构建跨学科教学框架。
他还以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“山水之美”为例,现场展示如何通过“以写促读”的方式,融合语文、美术、地理等多学科内容,设计出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习任务,令人受益匪浅。
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。老师们纷纷表示,叶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,又具实践指导意义,为今后开展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可操作的方法。
今后学校将继续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索与实践,组织开展更多专题研讨和教学设计活动,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方式变革,提升育人质量,真正实现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教育使命。
E
N
D







赣公网安备 36048202000035号(www.gqcszx.cn)
赣ICP备2021006502号-2(www.gqcszx.com)
赣公网安备 36048202000034号(www.gqcszx.com)
版权 © 共青城市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共青城市中学电教中心
网站流量统计:
未经同意,严禁复制转载本站内容